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(十五.全文完)
——师友短信录(2008·8·20--2009·9·3)
在我人生的低谷期,是挚爱的老师携手牵引我走出来;这些短信只是忠实的记录,不加任何删节或者润色,以便日后能记起,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中铭刻着自己曾经的泪痕……
——题记
恩师若莲:
5月24日那天您短信告知,去北京时专程为我去了一趟商务印书馆。您知道吗?当时我的心哆嗦了。今生今世,最难以忘怀的也许是一见如故的情义,因为,这个拥挤而炎凉的天地间,变化最快的是人心,永远不变的也是人心!
青儿对于世俗功名,天性冲淡平和,不愿过多计较;对于生命体悟,反倒恰似“风树之悲”,感物伤逝,留下与生俱来的带不走的孤苦。
恩师,学生要说的是,重情重义高于我所有的选择。您的关怀,让我少了几分人生世事的悲苦,只是您我之间的情义,用语言不能表达清楚。也许,最真挚的情义,宛若剥洋葱,一层一层剥下去,等到触及内心的根芽时,早已泪流满面……
(2009年6月18日)
青儿:
帮你做点事情,为师乐意。
我十分理解一个酷爱读书人的愿望,因为我成长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体会,父母、弟妹及我要想寻找一本新出版的书,那是什么办法都可以使出来。
你的心情我领受了,友谊和情义是相互的,没有表达与体会,就不会有什么也不用讲的情结,你说呢?
(2009年6月18日)
评论